记录一下生活

一、系统总体参数
项目 参数值 说明
数据速率 100 Gb/s 每个偏振方向 50 Gb/s,QPSK 每符号 2 bit
调制方式 PM-QPSK Polarization-Multiplexed QPSK
符号率 25 Gbaud QPSK每符号传2 bit,50 Gb/s ÷ 2 = 25 Gbaud
采样率 2~4 samples/symbol 依据平台需求和DSP精度设置

二、发射端参数
项目 参数值 说明
激光器功率 0 dBm(可调) 输出光功率,典型值
激光器线宽 100 kHz(或小于) 越小越有利于相位恢复
I/Q调制器 理想调制器 或 雙驱Mach-Zehnder 实现 QPSK 调制
偏振复用器 理想 将两路 QPSK 信号叠加为 PM-QPSK

三、光纤信道参数
项目 参数值 说明
光纤类型 单模光纤(SMF) 标准G.652
每段光纤长度 80 km 典型链路长度
光纤损耗 0.2 dB/km 标准值
群速色散 D 16 ps/nm/km @1550 nm
非线性系数 γ 1.3 W⁻¹km⁻¹ 可用于非线性仿真
SPM/XPM 开/关 可选是否开启非线性仿真模块
色散补偿 可选DCF或数字补偿 实验中视目标而定

四、光放大器(EDFA)
项目 参数值 说明
增益 与前级光纤损耗匹配(约 16 dB) 例如 80 km × 0.2 dB/km = 16 dB
噪声指数(NF) 4~5 dB 通常范围
放置位置 每段光纤后 实现链路中继

五、接收端参数
项目 参数值 说明
本振(LO)激光器功率 0 dBm 与信号激光器匹配
本振线宽 100 kHz 或更小 减小相位噪声影响
90°光混频器 理想 分离 I/Q 信息
平衡探测器 带宽 ≥ 30 GHz 满足符号率 25 Gbaud 要求
ADC 采样率 ≥ 2 × 符号率 至少 50 GSa/s
ADC 分辨率 ≥ 6 bits 用于DSP仿真足够

六、数字信号处理(DSP)模块配置
DSP处理项 是否启用 常用算法
时钟恢复 是 Gardner, Mueller-Muller
IQ失衡校正 是 LMS或手动调整
偏振解复用 是 CMA(常模算法)
频偏补偿 是 FFT频域估计
相位恢复 是 Viterbi & Viterbi
色散补偿 是 频域色散补偿(FD-LE)
符号判决 是 决策门限或最大似然

七、性能分析指标建议
指标 目标值 说明
OSNR > 15 dB 满足 3.8×10⁻³ BER(前向纠错门限)
BER < 3.8×10⁻³ FEC容忍范围内
星座图 清晰、分布均匀 评估系统质量
Q因子 > 6 dB 与BER直接关联

一、系统模块结构(仿真流程)
你可以按以下模块顺序进行搭建:
Bit源 → 并串转换器 → QPSK调制器 ×2(I/Q) → 偏振复用 → 光纤信道 → EDFA → 相干接收机
→ ADC → DSP模块(偏振解复用、频偏补偿、相位恢复等)→ BER分析
二、仿真参数设置(适用于 MATLAB 脚本或 Simulink)
模块 参数 建议值
总数据速率 Rb 100e9 (100 Gb/s)
符号率 Rs 25e9 (25 Gbaud)
调制阶数 M 4 (QPSK)
每符号比特数 k 2
采样率 fs 100 GHz (4 samples/symbol 推荐)
载波频率 fc 193.1e12 (C波段中心)
激光器线宽 Δν 100e3 (100 kHz)
本振功率 - 相对于信号设为相等或略高
光纤长度 L 80 km(或 80×N 段)
光纤损耗 α 0.2 dB/km
色散系数 D 16 ps/nm/km
非线性系数 γ 1.3 W⁻¹·km⁻¹(若考虑非线性)
OSNR 设置 OSNR_dB 10 ~ 30 dB(测试性能)
仿真比特数 Nbits 1e5 ~ 1e6

三、MATLAB模块实现建议

  1. QPSK 调制
    matlab

data = randi([0 1], Nbits, 1);
data_I = data(1:2:end);
data_Q = data(2:2:end);
sym_I = 2data_I - 1;
sym_Q = 2
data_Q - 1;
qpsk = (sym_I + 1j*sym_Q) / sqrt(2);
偏振复用 PM-QPSK
matlab

% 两路独立的QPSK信号 X/Y偏振
qpsk_x = qpsk;
qpsk_y = qpsk; % 可设为另一路独立信号或同一路
pm_qpsk = [qpsk_x; qpsk_y]; % 复数向量组成 Jones 向量
光纤信道模型(可选)
matlab

使用 Split-step Fourier 或简化模型传播色散
beta2 = - (D * (1e-12) * (1550e-9)^2) / (2 * pi * 3e8);
H = exp(-1j/2 * beta2 * (2pif).^2 * L);
signal_out = ifft(fft(pm_qpsk).*H); % 色散传播
4. 相干接收机模拟
matlab

% 本振LO信号叠加
LO = exp(1j2pifct); % 本振
coherent_rx = pm_qpsk .* LO’; % 电场混频
rx_I = real(coherent_rx); % 实部
rx_Q = imag(coherent_rx); % 虚部
5. DSP处理
IQ失衡校正:复数补偿矩阵

偏振解复用:CMA 算法(可参考 DSP toolbox)

频偏补偿:基于 FFT 的频率估计

相位恢复:Viterbi-Viterbi 或 Decision-directed PLL

符号判决 + BER:

matlab

rx_sym = rx_I + 1j*rx_Q;
rx_data = real(rx_sym) > 0; % 判决位
BER = sum(rx_data ~= data_I) / length(data_I);
四、性能可视化建议
星座图:
matlab

scatterplot(rx_sym)
title(‘接收星座图’)
BER vs OSNR 曲线:多次改变 OSNR 记录误码率

五、扩展建议
模拟多段光纤+EDFA结构;

加入激光器相位噪声仿真(如 Wiener 过程);

使用 MATLAB 自带的通信工具箱函数如 comm.QPSKModulator;

完整DSP流程可考虑使用 Digital Coherent Receiver Toolbox(或自写函数)。
大概是八月下旬开始看徐涛老师的网课,看之前学长学姐的经验贴,挑选了比较难理解的一部分,包括马原、史纲和毛中特的一些等,其他部分直接搜一些博主做的徐涛笔记,根据笔记勾画精讲精练,过一遍知识点,再做题,题目是做的肖1000。在小册子出来之后换成肖老的小册子,开始每天背诵一章,一刷完小册子可以二次背诵。最后十月肖八出来之后刷肖八选择(两遍),再做市面上的其他模拟题。之后肖四出来开始刷肖四选择,肖四大题参考了几个博主(研途可期、真正的考研君)整理的腿姐结构+肖四内容的形式,可以捋一下结构,每天按照科目背一到两个大题,背完一科留一天复习。都背完再按照一套再背诵一次。

五月之前背一遍闪过单词+跟田静老师的每日一句。五月中旬开始刷阅读,到暑假结束把04-20年的阅读一刷完。阅读的一刷我是采取这样的方式:先做一遍,然后手译一遍,然后对答案改一遍手译,然后看唐迟老师讲解课一遍,这样一篇文章就比较透彻了。暑假结束之后就开始小三门的学习,其中,完形填空主要是听易熙人老师,新题型主要是听刘琦老师,翻译没有时间听课了就自己做题,并且穿插着阅读的二刷。大概在九月下旬,我开始作文的学习,小作文听的石雷鹏老师的课,掌握基本思路,确定自己知道该写什么之后,就可以按照类型背诵素材了。大作文学习公众号Flora老师的模板,再自己背诵一些素材。每日一篇大作文或者小作文。直到11月份中旬,完成小三门的学习,并开始出错较多的年份二刷,完成阅读的二刷,完成近十年的大小作文。然后开始做剩下的21、22、23三年真题作为模考。模考最好再早一点,那时候我已经有点忙了,每天背政治,做一套数学,复习专业课,还要抽三个小时模考。然后十月十一月需要回顾阅读笔记,这个时候可能阅读水平较之前暑假有所下降,需要保持住阅读能力。
03 数学一 数学一轮我从3月到6月,跟的是张宇老师,相对来讲,张宇老师在基础的讲解比较全面,内容会更多一些。基础阶段刷了880的基础篇和30讲的课后题以及300题。暑假阶段也就是强化阶段,高数部分我跟的是武忠祥老师,其中曲线曲面积分部分还跟了张宇老师,线代我跟了李永乐老师,概率论也跟的是张宇老师。其实跟的老师不重要,主要看大家适应哪种老师的教学方式。强化阶段我刷了李范全书和880的剩下部分,并对基础篇进行了二刷,穿插着每天几页题刷完了660的题目。 在九月中旬基本完成强化之后,对880的剩下部分进行了二刷,并且重新做了李范的错题,由于660错题不多,所以没有重新刷。之后就开始刷历年真题,刷完之后开始刷模拟卷,如果在130分以下的真题会进行二刷。模拟卷我刷了李林六套卷、李林四套卷、张宇8套卷和合工大的几套卷子(没有完全刷完)。保持在20套左右的模拟卷是一个基本水平,有时间的同学们可以尽量往30套上走,就今年的模拟卷来看,李林6+4比最后考试的题目较为简单,建议多做合工大和张宇李艳芳练练手。就今年的出题形势来看,卷子的数字计算越来越刁钻,大家还应该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,可以把自己计算出错的点专门记下来,定期回顾。出错的题目要及时总结,不需要抄题,只需要给出正确的解法方便记忆就可以了。

04 826信号处理导论 专业课我选择了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这两门,大概是五月开始的,因为本科学的也不错,所以我在看了一部分B站课,回顾教材内容之后就开始了刷题。开始的时候是刷的教材课后题。暑假把知识点完整的学完一遍,过后开始刷北理真题,一刷结束后总结各类题型及其频率,并把论述题各种答案整理起来。之后又进行了二刷。整理了解题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,一定要重视,还可以整理一下数字信号各类公式的证明

信号的尺度变换作图;线性时不变因果性质判断;线性卷积运算次数计算;傅氏变换性质定理;框图分析;信号基本运算;连续响应求解;频谱压缩系统;离散系统响应求解;奈奎斯特采样定理;调制解调滤波;两个矩形窗的卷积;求解零输入、零状态响应;状态变方程和输出方程;DFT和DTFT的关系;基2-FFT流图和运算次数计算;频率采样法设计滤波器等

[up主专用,视频内嵌代码贴在这]